1月5日:初冬的暮色里,一葉扁舟沿著萬泉河悄然而下,兩岸河柳青翠、椰樹搖曳,農婦在河邊沖刷剛從園里采摘的青菜,小孩子在河里互相潑水嬉戲……好一幅愜意的田園風景。
這是近日在瓊海市石壁鎮長上村采訪時看到的情景。瓊海在尋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著力保衛天然環境,倡導人與人互謙相助的風氣,打造人與人、人與天然和平相處的氛氣,力創一流的人居和創業環境。像長上村那樣愜意的田園風景,在瓊海隨處可見。
鄉村就在密密的綠樹環抱中 走馬瓊海,滿目皆綠,少少看到裸露的鄉村。田野里,水稻和瓜菜四季更替;山坡上,人工林和次生林次第展示。每次看到外地客人探尋鄉村的目光,瓊海市委書記陸志遠總愛說:鄉村就在密密的綠樹環抱中。 村子周邊的樹林不能砍,這是瓊海農村一條不成文的規程。遵循代代相傳的這條古訓,瓊海農夫精心庇護著鄉村周邊的林木,這幾年百家樂投注秘訣更有人在房前屋后和村子四周的邊角地種下了檳榔、椰子、荔枝、龍眼等經濟作物,在保衛環境、綠化家園的同時,也收獲著庭院經濟的成績。 本年以來,瓊海又推出了城邊、路邊、水邊三邊綠化工程,策劃到2024年,把瓊海市的森林蓋住率從現在的4953%提高到5596%以上,把瓊海建設成為城在林中,路在景中,林水相映的生態型園林城市。 樹多、林多,使生態觀念深入到每一個瓊海人的心中。陽江鎮鐵爐村綠樹環抱,每年4月至10月,總有數百只鷺鳥飛來鐵爐村,在村邊密林里棲居、繁衍。每到這個時候,七旬老人嚴興福就成了義務護鳥員,有事沒事就到林子里轉悠。趕上大風和暴雨,老人都會專程到林子里看一看,撿拾掉落地上的幼鳥,叫小孩子爬樹送回鳥巢。 鄉土古風純,美德進萬家 塔洋鎮光明村的凌昌珍本來放養著幾只珍珠雞,從上個月開始她把這幾只珍珠雞圈了起來。她說:村里有人在田里種了青椒,我尋思珍珠雞愛吃青椒葉子,就把它們圈起來了。 在光明村頭,看到了寫在一堵墻上的村規民約,第一條便是:鄰里鄉親、兄弟妯娌和氣相處,互謙互讓,敬老愛幼,團結相助。 在瓊海農村,隨處可以看到前屋與后屋門相對、屋相連的建筑布局,含義兄弟同心,鄰里不欺。所謂同心,是指每行屋內住的都是由同一房分出去的兄弟輩直系支屬,在行的中軸線上,每進住宅的正廳前后大門都要高下對齊,以示同心;而行與行的房屋之間,平輩的住宅必要高度相等,以示鄰里相互平等。 比年來,瓊海市有關部分結合鄉土民風,著力開展美德進萬家活動,發揚光大尊老愛幼,夫妻和氣,鄰里團結的傳統家庭美德,人與人互謙互讓、和平相處在瓊海已蔚然成風。在石壁鎮長上村百家樂必勝法寶,每年春節村民和外出人員捐資扶貧助學已成為常規,村里沒有兩勞人員、沒有一人吸毒,這幾年甚至沒有村民因瑣事紅過臉。 嘉積陌頭的干凈,讓每一個外地來客吃驚。新修和整治過的愛華路、銀海路、金海路等街道寬闊明凈,很難找到亂丟亂百家樂 莊家優勢扔的紙屑和塑料袋。就連匆匆而過的行人,也少少因小事而吵罵動粗。 保住環境,便是保住我們的飯碗 萬泉河漂流是瓊海市這幾年打響的一個旅游品牌。每次漂流之前,有關方面都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動身儀式,讓游客介入愛護萬泉河和兩岸熱帶雨林的宣誓。每艘漂流艇上還配備了一個垃圾袋,船工在漂流過程中要動員游客把看到的垃圾蒐集起來,帶回統一處理。漂流公司擔當人郭凱說:保住萬泉河的環境,便是保住我們的飯碗。 在尋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瓊海市十分珍視環境保衛,重大建設項目上馬,環境評估先行。近幾年來,該市籌集巨資,投入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設,大力整治城鄉環境,特別是致力于建立文明生態村、文明生態機關,營造一流的人居和創業環境。 博鰲亞洲論壇落戶瓊海,極大地提高了瓊海的著名度。在博鰲東嶼島開闢之前,有關方面就組織技術人員對島上的所有植被進行普查和分類登記,詳細地標明白島上44種重要、優勢植物的分布場合,并要求施工單位盡量縮小施工面,減少對植被的毀壞,開闢建設盡量不砍一棵樹。島上村民搬家后空出來的具有傳統民居特色的老屋子,開闢商也將其整體保存了下來,老屋子成了1300多畝高爾夫球場中的獨特風景,東嶼島高爾夫球場也成了唯一留有人文景觀的高爾夫球場。 現在,東嶼島已實現了污水零排放,島上的污水途經處理后,用來澆灌花卉,垃圾專門運出島外進行處理,樹立了大規模開闢建設與高尺度環境保衛相調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