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的街道 暖暖冬日,微風輕拂,我們輕裝踏上了儋州之旅。伴同同伴都在聊天,由於我有睡午覺的習慣,所以一仰頭靠著椅背閉目養神了。等睜開眼睛時,伙伴通知我說已經到儋州了,看看時間才用了一個半小時,真快!先是到旅店安息了半個小時,然后到旅店會議室看看場合,為今晚的座談會做預備。畫語嘆發起讓阿貴哥哥(儋州版斑竹)帶我們四處走走,熟悉儋州,由於我們幾個都沒來過儋州,想逛逛看看儋州的街道和人群。 來來回往的十字路口 走在街道上,第一感到是很寬闊,很干凈,人群不多,車輛來來回往,就如尋常一樣正常行運。街道兩旁的建筑有些是以前留下的,也有剛建起來的當代化商城和超市。 來到儋州最大的市場–紅旗市場,也是較老的市場。在市百家樂操盤手場的門口,我們注意到了一個安放著很多音像品的攤子。走進一看,攤子擺著很多儋州各場所的調聲碟,這些都是儋州本地的特色文化產物。儋州調聲山歌有著久遠的歷史,最初是男女之間求愛的山歌,目前已經是儋州不可缺少的特色文化之一,多次搬上舞臺與觀眾相見。賣碟的阿婆操著廣西話懇切地向我們介紹,有臨高百家樂莊家贏利率、梧州、客家話、山歌等很多差異場所特色的碟,但願我們能買上一張,假如有時間我真想買下幾張,拿歸去好好品味,固然我聽不懂里面在說什麼。 進了市場,”風味小食行”里全是小吃。盡管環境有點臟,燈光有點暗,可是還是有許多人在這里吃。大家一看到吃的,就像餓狼似的撲去。每個人都挑了小吃店買吃的,我買了份蘿卜糕,咸味,蘸點醬油調味,味道很不錯。嚐嚐伙伴的芝麻糕,甜的,可是不膩,好吃。伙伴要了一份很像粉的東西,一問老板娘,本來這便是米爛。放了許多調味料,有豬肉、花生、醋、油等,味道和粉完全差異,很淡泊,大伙都嘗了一口,一致說好吃。有幾個伙伴忍不住都買了一份,干脆坐下吃了。 填飽肚子之后繼續前進進。路口的一牌子–“王五吳記狗肉”吸引了我們(王五是地名)。在來儋州的路上就據說儋州的狗肉極度出名,味道那是一流的。我們都快流口水了,還好晚飯的時候,當地的主人也用狗肉招待了我們,總算是嘗過了。 沿途我們還看了那大中學,正好是學生放學的時候,校門口聚集許多學生,學校大門儼然一位莊重、履歷風雨的老人,凝視著這所學校的變化。 儋州真的很大,我們只是走了儋州極小的一部門,很想多看看這所城市,夜幕降至,華燈初上,我們解散了今日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