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2024年,省管轄海域海洋環境狀況維持良好。全省海域海水環境質量和海洋沉積物環境質量優良,部門港口和江河入海口附近海域有污染現象;海洋生物質量總體維持康健程度;珊瑚礁、海草床等代表海洋生態系統相對不亂;各海洋性能區環境狀況能夠知足性能要求;陸源污染是構成海洋生態環境壓力的重要因素;海洋水文狀況根本正常;海洋災難水平較上年減輕,但一次性重大污染妨害時有發作。
2 海洋環境質量狀況
21 海水環境質量
總體狀況
2024年,我省管轄海域海水水質總體良好。
遠海海域 海水水質符合乾淨海域水質尺度,水質優異。
近海海域 海水水質符合乾淨海域水質尺度,水質優異。
近岸海域 絕大部門海域的海水水質符合乾淨海域水質尺度,水質總體良好。乾淨海域面積占近岸海域總面積的96%,較乾淨海域面積占27%,輕度污染海域面積占06%,中度污染海域面積占04%,重度污染海域面積占03%。
未到達乾淨海域水質尺度的海域重要分布在部門港口、江河入海口和入海排污口等局部近岸海域。
重點監測海域的海水質量
海口灣 監測到未到達乾淨海域水質尺度的海域面積約24平方千米,占監測面積的436%,此中:較乾淨海域面積約18平方千米,輕度污染海域面積約2平方千米,中度污染海域面積約1平方千米,重度污染海域面積約3平方千米。
污染海域重要分布在陸源污染排污口附近海域以及南渡江入海口鄰近海域,污染物為無機磷、無機氮和油類。
清瀾灣 監測到未到達乾淨海域水質尺度的海域面積約6平方千米,占監測面積的15%,此中:較乾淨海域面積約2平方千米,輕度污染海域面積約4平方千米。
污染海域重要分布在八門灣,污染物為無機氮和無機磷。
博鰲近岸海域 監測海域全部為乾淨海域。
萬寧近岸海域 監測海域全部為乾淨海域。
陵水灣 監測到未到達乾淨海域水質尺度的海域面積約3平方千米,均為較乾淨海域,占監測面積的10%,重要分布在新村港灣門鄰近海域。
三亞近岸海域 監測到未到達乾淨海域水質尺度的海域面積約5平方千米,均為較乾淨海域,占監測面積的59%,重要分布在三亞港和榆林灣鄰近海域。
鶯歌海近岸海域 監測到未到達乾淨海域水質尺度的海域面積約5平方千米,均為較乾淨海域,占監測面積的125%,重要分布在鶯歌海燈塔及水巷口附近海域。
東方近岸海域 監測到未到達乾淨海域水質尺度的海域面積約5平方千米,均為較乾淨海域,占監測面積的142%,重要分布在八所漁港前沿海域。
昌江近岸海域 監測海域全部為乾淨海域。
臨高近岸海域 監測到未到達乾淨海域水質尺度的海域面積約3平方千米,均為較乾淨海域,占監測面積的86%,重要分布在新盈港和鄰昌礁南側鄰近海域。
洋浦灣 監測到未到達乾淨海域水質尺度的海域面積約7平方千米,占監測面積的28%,此中:較乾淨海域面積約5平方千米,輕度污染海域面積約2平方千米。
污染海域重要分布在白馬井鄰近海域、洋浦廠油碼頭以及洋浦港前沿海域,污染物為無機磷。
澄邁花場灣 監測海域全部為乾淨海域。
重要污染物含量對照
無機磷 2024年,海口灣、萬泉河口、洋浦灣海域的無機磷平均含量比2024年減低,鶯歌海海域持平,其余通博娛樂城開戶失敗海域均有所增加。
無機氮 2024年,清瀾灣、昌江近岸、澄邁灣和三亞近岸海域的無機氮平均含量比2024年減低,其余海域均有所增加。
22 近岸海域沉積物質量
2024年,我省近岸海域海洋沉積物環境質量狀況優良。八個重點監測海域的各項監測指標評價如下:
油類 監測海域沉積物的油類含量均符合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尺度;
重金屬 監測海域沉積物的總汞、鎘、鉛、砷等重金屬含量均符合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尺度;
其他有機污染物 監測海域沉積物的多氯聯苯、六六六含量均符合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尺度;潭門近岸海域、文昌清瀾灣、昌化江入海口和三亞灣海域的滴滴涕含量符合二類海洋沉積物質量尺度,萬寧小海、東寨港、白馬井近岸海域和臨高后水灣海域沉積物的滴滴涕含量超三類海洋沉積物質量尺度。
23 近岸海洋貝類生物質量
2024年,我省近岸海域海洋生物質量狀況優良,總體維持康健程度。八個重點監測的近岸海域海洋貝類體內有害物質殘留量指標評價如下:
油類 監測海域海洋貝類體內殘留的油通博娛樂城真人遊戲類含量均符合一類海洋生物質量尺度;
重金屬 監測海域海洋貝類體內殘留的總汞、鎘、砷含量均符合一類海洋生物質量尺度;萬寧小海、文昌清瀾灣、海口東寨港、樂東鶯歌海、臨高后水灣、八所近岸海域、昌化江入海口及三亞灣等近岸海域個別貝類體內的鉛含量符合二類海洋生物質量尺度。
其他有機污染物 監測海域海洋貝類體內殘留的多氯聯苯、六六六、滴滴涕含量均符合一類海洋生物質量尺度;
3 珊瑚礁和海草生態狀況
2024年最新監測顯示,我省珊瑚礁和海草生態系統相對不亂,生態系統處于康健狀況。
31珊瑚礁生態系統
2024年,我省西沙、中沙、南沙海域和島沿岸海域的珊瑚礁系統相對不亂。
鹿回頭海域 珊瑚平均蓋度511%,活珊瑚平均蓋度高于20%,小型魚類分布較多,珊瑚礁生態優良;硬珊瑚平均增補量為108個m2,區內珊瑚礁生態系統呈優良的覆原趨勢。
受河流攜帶的污水排放陰礙,三亞河入海口鄰近海域珊瑚礁蓋度較其他區域明顯偏少。
榆林灣海域 珊瑚平均蓋度為245%,硬珊瑚平均增補量為016個m2,珊瑚生長根本正常。
受周圍城市污水排放和養殖生產陰礙,部門海域珊瑚蓋住度少于10%,區內海藻生長較多,浮游植物豐富,葉綠素含量較高,珊瑚礁生態環境面對較大壓力。
蜈支洲海域 活珊瑚分布廣泛,珊瑚平均蓋度為375%,而活珊瑚蓋度最高達78%,區內珊瑚呈優良生長態勢。
潭門港海域 活珊瑚零散分布,區內珊瑚平均蓋度為515%,此中活珊瑚平均蓋度僅為130%,硬珊瑚平均增補量為085個m2。
受陸源排污陰礙,潭門港海域環境惡化,海水水質以四類或劣四類為主,死珊瑚平均蓋度高達385%,珊瑚礁資本明顯衰退。
龍灣港海域 活珊瑚稀少,珊瑚平均蓋度為452%,此中活珊瑚平均蓋度僅為79%,硬珊瑚平均增補量為025個m2。本區死珊瑚平均蓋度達373%,珊瑚礁資本衰退嚴重。
長圮港海域 區內珊瑚平均蓋度為65%,但活珊瑚平均蓋度僅033%,死珊瑚蓋度高達647%。區內珊瑚礁多為礁石和礁盤。
長圮港海域水互換前提差,部門海域海水呈富營養化狀態,馬尾藻大批繁殖,對珊瑚的正常生長繁殖構成嚴重恐嚇。
銅鼓嶺海域 珊瑚平均蓋度為259%,活珊瑚平均蓋度87%,硬珊瑚平均增補量為0。
銅鼓嶺海域珊瑚礁長年來受到人為毀壞,大部門珊瑚根本停留在被毀壞后的原形,珊瑚生長明顯受損。
珊瑚礁生態構成了我省絢麗多彩的獨特的海洋生態系統,但珊瑚礁生態系統相對較懦弱,陸源排污、海洋資本開闢活動以及人為毀壞等,對島東海岸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康健構成恐嚇。
32 海草床生態系統
我省海域海草種類豐富,生物多樣性較高。島東部近岸海域重要海草種類有6種,部門海域海草成床分布。
新村港 海草種類豐富,海草面積約有27km2,平均蓋度為59%,海草伴生生物有16種。海草種類以泰萊草、海菖蒲為主,間生羽葉二藥藻。
黎安港 生物資本豐富,海草面積約有10 km2,該海域是海草分布種類最多的海域,有6種,平均蓋度為63%,海草伴生生物有21種,表現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潭門港 海草種類以泰萊草和海菖蒲為主,零散分布喜鹽藻、羽葉二藥藻,海草密度不高,最高僅為41%左右,海草伴生生物有12種。
龍灣港 灣內水域開闊,海草平均蓋度為38%,海草伴生生物有9種。海草種類以泰萊草與海菖蒲為主,零散分布羽葉二藥藻。
長圮港 海草呈片狀分布于礁坪的內側,平均蓋度為47%,海草伴生生物有14種。海草種類以海菖蒲和泰萊草為主,間生喜鹽藻、羽葉二藥藻,
長圮港具有特殊的多樣性生態特點,珊瑚礁、海草床和紅樹林自外向內呈帶狀分布,組成了多樣、和平的生態系統。
高隆灣 23海域的海草呈點狀分布,其余為片狀分布,海草平均蓋度為44%,海草伴生生物有11種。海草種類重要有海菖蒲和泰萊草。
海草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豐富,但海洋資本開闢特別是高密度養殖等人類活動會嚴重擠占海草的生存空間,陰礙其正常生長與繁殖,致使海草資本衰退。
4 陸源污染物排放對海洋環境的陰礙
我省近岸海域的污染物重要來自于陸源排污,這些工、農業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重要通過河流、直排或融合入海排污口等向海洋排放,構成了對海洋環境的壓力。
41 重要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海洋環境質量
由河流攜帶入海的污染物總量較大,可造成河流入海口及附近海域環境質量下降。
南渡江 監測結局表明,2024年由南渡江攜帶入海的重要污染物總量7萬多噸,此中COD約6萬噸,約占總量的84%,磷酸鹽700多噸,氨氮1萬多噸,石油類500多噸,重金屬約38噸。
南渡江入海口附近海域水質超一類海水水質尺度,重要污染物為有機磷。
萬泉河 入海口附近海域水質符合一類海水水質尺度,屬乾淨海域。
昌化江 入海口附近海域水質符合一類海水水質尺度,沉積物超二類沉積物質量尺度。沉積環境的重要污染物為有機農藥。
文昌河 入海口附近海域水質超二類海水水質尺度,化學需氧量含量偏高,屬輕度污染海域。
三亞河 入海口附近海域的水質超一類海水水質尺度。重要污染物為有機磷。
42 入海排污口附近海域海洋環境質量
2024年全省陸源入海排污口查訪及監測資料顯示,部門排污口附近海域水質環境已遭受差異水平的污染,不能知足周圍海域海洋性能的需要。
海口龍昆溝入海排污口 排污口附近海域受污染面積約為6平方千米,此中:重度污染海域面積為3平方千米,中度污染海域面積為05平方千米,輕度污染海域面積15平方千米,較乾淨海域面積為10平方千米。重要超標因子為無機磷、無機氮、油類、化學需氧量和溶解氧,此中無機磷、無機氮和油類的測值超國家四類海水水質尺度。
龍昆溝排放的入海污染物已嚴重陰礙了附近濱海風景旅游區等海洋性能區的性能。
海口秀英工業排污口 排污口附近海域受污染面積為35平方千米,此中:輕度污染海域面積為05平方千米,較乾淨海域面積為30平方千米。重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和油類。
馬村工業排污口 排污口附近海域受污染面積為40平方千米,污染擴散范圍15千米,此中:輕度污染海域面積為04平方千米,較乾淨海域面積為36平方千米。重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和生化需氧量。
5 重要海洋性能區環境狀況
51 海水養殖區環境狀況
2024年,我省繼續對陵水新村港、臨高后水灣、澄邁花場灣、萬寧老爺海、海口市東寨港、文昌市清瀾港、三亞紅沙港等7個重要魚、蝦、貝、藻類養殖區進行水質監測。
監測結局表明,新村港、后水灣、花場灣和清瀾港增養殖區水質狀況良好,符合二類海水水質尺度,能夠知足海水增養殖區的性能要求;東寨港、紅沙港和老爺海局部海域的水質超二類海水水質尺度,污染面積差別為480公頃、400公頃和670公頃,重要污染因子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化學需氧量。
與2024年比擬,新村港、后水灣、花場灣和清瀾港養殖區水質依然維持良好,東寨港、紅沙港養殖區的污染面積略有減少,老爺海養殖區的污染面積明顯增加。
52 海洋天然保衛區環境狀況
至2024年底,我省已建成各種類型的海洋天然保衛區18個,此中國家級海洋天然保衛區4個,有效地保衛了紅樹林、珊瑚礁、海島等代表海洋生態系統,也保衛了白蝶貝、虎斑貝、海龜等珍稀海洋動物及其棲息地。
查訪、監測結局表明,三亞國家級珊瑚礁天然保衛區、大洲島國家級海洋生態保衛區、儋州-臨高白蝶貝天然保衛區和銅鼓嶺國家級天然保衛區的水質符合一類海水水質尺度,通博娛樂城出金時間海洋環境質量良好,海洋生物多樣性較高,海洋生態系統處于均衡狀態。
保衛區鄰近的海洋資本開闢活動、陸源排污、人為毀壞等攙和因素對保衛區產生的壓力依然存在。
53 海水浴場環境狀況
三亞亞龍灣浴場 浴場全年水質狀況均為優,康健指數全部到達良好程度,指數最高為100,最低為88;全年均適宜或較適宜游泳。
海口假日海灘浴場 4月至10月,浴場水質為優、良和差的天數差別占63%、859%和78%,康健指數優、良和差的比例差別為56%、866%和78%,適宜和較適宜游泳的天數比例為977%,難受宜游泳的天數比例為23%。
糞大腸菌群指標偏高是造成海口假日海灘浴場海水質量波動的重要理由;水質較差、風浪偏大和降雨是造成浴場難受宜游泳的重要理由。
54 海洋傾倒區環境狀況
我省劃有海洋傾倒區6個,2024年實際採用的海洋傾倒區有4個,差別為洋浦、三亞、清瀾、馬村海洋傾倒區。全年共簽發允許證5份,批準傾倒量3398萬立方米,年終實際完工傾倒量155萬立方米,傾倒的廢棄物重要為疏浚物。
各傾倒區的水質均符合一類海水水質尺度,傾倒活動未對周圍海域環境產生顯著陰礙。
55港灣區環境狀況
2024年監測結局表明,馬村港區的水質符合一類海水水質尺度,清瀾港區的水質符合二類海水水質尺度,洋浦港區的水質符合三類海水水質尺度,均能夠知足其水質性能要求。
6 海洋水文狀況
61海浪
2024年,島近岸海域的實測年平均波高為08米(十分之一大波波高,下同),西沙群島鄰近海域為10米,南沙群島鄰近海域為12米。與2024年比擬,島近岸海域的年平均波高根本持平,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鄰近海域均有所減小。
島近岸海域的實測年最大波高為53米,西沙群島鄰近海域為29米,南沙群島鄰近海域為36米。與2024年比擬,島近岸海域的年最大波高有所增大,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鄰近海域均有所減小。
62潮汐
2024年,島近岸海域的年平均潮位為9厘米(榆林76基面,下同),年最激情位208厘米,年平均潮差71厘米。與2024年比擬,島近岸海域的年平均潮位有所下降,但近二十年來,島近岸海域的相對年平均潮位呈上升趨勢。
63海水溫度
2024年,島近岸海域的年平均表層海水溫度為265℃,西沙群島鄰近海域為276℃,南沙群島鄰近海域為284℃。
與2024年比擬,各海域的表層水溫略有下降,降幅01~10℃不等;與長年平均值比擬,各海域表層水溫呈上升趨勢,升幅02~04℃不等。
64海水鹽度
2024年,全省各海域年平均表層海水鹽度變化不大,與常年根本持平。
7 海洋災難與妨害
71 海洋赤潮
2024年,我省近岸海域未有赤潮教導。
新村港赤潮監控區絕大部門海域為乾淨海域,水體未到達富營養化程度;浮游植物種類60多種,優勢種更替頻繁,浮游植物的密度變化幅度較大,春、秋兩季的浮游植物密度相對較高;新村港海域采集的野生貝類組織中,未檢測出麻痹性貝毒(PSP)和腹瀉性貝毒(DSP)。
72 溢油
2024年12月28日下午,我省近岸海域發作重大油類污染事件。海口市西海岸至臨高縣臨高角的沿岸海域發明大面積漂油,油污對該段海域的海水、岸灘和底質均造成差異水平的污染,部門岸段污染嚴重,沙灘、礁石或堤岸均被大批的油污蓋住,多處海水養殖區、濱海旅游區和碼頭區遭受妨害。
73 災難性海浪
2024年,的大水日數共有67天,此中因熱帶氣旋(熱帶風暴及以上等級,下同)陰礙產生的大水日數為28天,因冷空氣陰礙產生的大水日數為39天。
夏、秋季產生大水的因素重要為熱帶氣旋,春、寒冬產生大水的因素重要為冷空氣。
74 風暴潮
2024年,沒有嚴重陰礙島的熱帶氣旋,沒有產生風暴潮。
75 罕見天文大潮潮災
2024年,島西北部儋州洋浦至臨高新盈一帶沿岸海域,共發作8次過份當地戒備潮位的天文大潮,此中陰礙較嚴重的有3次。
6月5~7日天文大潮 洋浦至新盈一帶沿海的潮位超當地戒備水位,最高達50厘米。
11月15~18日天文大潮 洋浦至新盈一帶沿海的潮位超當地戒備水位,洋浦最激情位247厘米(榆林76基面,下同。),超當地戒備水位17厘米。
12月13~17日天文大潮 12月15日洋浦實測最激情位267厘米, 過份當地戒備潮位37厘米,新盈過份當地戒備潮位約50厘米。
臨高縣新盈鎮沿海,潮水漫入村鎮,多處街道、民居進水;儋州市沿海養殖區受災,部門蝦塘被淹。據不完全統計,儋州市光村蝦塘受災面積約133公頃。
8 海洋環境監控措施
跟著沿海經濟與城鎮建設的發展,海洋開闢活動和沿海人民生產生活與海洋環境的依存度越來越高。2024年,我廳采取了一系列專項措施,以有效監控我省海洋環境狀況。
81全面配置海洋環境監測
組織開展近岸海域海水水質、貽貝與沉積物、江河入海污染物總量、陸源排污口及附近海域、重點海域管理性監測和海水增養殖區等監測工作,監測范圍廣泛分布于島近岸海域。通過監測,根本摸清并掌握了我省海洋環境近況及變化趨勢,為海洋行政控制和沿海建設提供了科學的環境根據。
82 設立海洋生態監控區
2024年設立了島東海岸海洋生態監控區,該監控區被國家海洋局列入15個國家海洋通博娛樂城app體驗生態監控區之一。通過對監控區內代表的珊瑚礁和海草床生態系統開展監控,了解并掌握東南沿海近岸珊瑚礁和海草床生態的近況與變化趨勢,從而為進一步提出我省珊瑚礁和海草床生態系的保衛、覆原與開闢利用提供決策根據。
83 設立赤潮監控區
為進一步完善赤潮應急響應體系,及時發明我省管轄海域發作的赤潮,2024年繼續實施陵水新村港赤潮監控區監控工作。該區是國家海洋局18個國家海洋赤潮監控區之一,通過對新村港區實施高頻率、高密度的監控,全面、及時掌握該區赤潮發作紀律和發展趨勢,對可能發作的赤潮做到及早預警,以有效組織開展赤潮防災減災工作,并進一步率領區內海水養殖業的發展。
84 開展海水浴場監測預告業務
堅定為海洋經濟建設和群眾生活服務的方針,繼續開展海水浴場監測預告業務,向遠大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服務。2024年對海口假日海灘和三亞亞龍灣海水浴場每日開展監測預告服務,預告結局統一由國家海洋局組織通過中心視臺發表。我省2個浴場環境狀況優良,特別是亞龍灣海水浴場水質指標名列前茅,是全國最康健的海水浴場,充分呈現了我省海水浴場優勝的環境狀況,贏得了優良的社會效益。
85 加強海洋天然保衛區建設與控制
2024年進一步加強海洋天然保衛區建設與控制工作。組織編輯了三亞珊瑚礁國家級天然保衛區和大洲島海洋生態國家級天然保衛區的保衛與發展安排,并獲國家海洋局批準。加強對這2個國家級海洋天然保衛區的控制,嚴格執行保衛區相關律例,打擊區內毀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
為保衛我省海域獨特的海洋生態系統,組織開展陵水海草特別保衛區選劃工作。
86 推進海洋環境監測才幹建設
針對我省海洋環境監控任務大的特點,積極推進海洋環境監測才幹建設。至2024年底,全省建有海洋環境監測機構6家,此中省級海洋環境監測機構1家,市縣級海洋環境監測機構5家。這些海洋環境監測機構與國家海洋環境監測臺站構成了我省海洋環境監測體系,保證了我省海洋環境監控工作的有效實施。
注:本公報資料源自省海洋監測預告中央、省海洋開闢安排設計研究院、國家海洋局海洋監測中央、國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環境監測中央站的2024年度實際觀察、監測和查訪數據。